常見的診斷方法
神經母細胞瘤的診斷需要綜合多種身體組織和體液的檢查。以下是常用的診斷方法:
1. 理學檢查與病史詢問

2. 神經學檢查

3. 尿液兒茶酚胺檢驗

4. 血液生化檢驗

5. MIBG 或 F-DOPA 掃描

6. CT 掃描(電腦斷層掃描)

7. MRI(磁振造影)

8. PET 掃描(正子斷層掃描)

9. X 光檢查

10. 超音波影像檢查
- 理學檢查與病史詢問:醫師會透過視診、觸診、叩診和聽診等方式檢查患者身體,尋找異常如腫塊。同時,醫師也會詢問病患的現在病史、病史及個人健康狀況,作為診斷參考。
- 神經學檢查:此檢查透過問題和測試來評估患者的大腦、脊髓和神經功能,包括精神狀態、協調能力、行走能力,以及肌肉力量、感覺和反射情況。
- 尿液兒茶酚胺檢驗:該檢驗測量尿液中的 vanillymandelic acid (VMA) 和 homovanillic acid (HVA) 濃度。這兩種物質是兒茶酚胺代謝的副產物,若升高,可能顯示罹患神經母細胞瘤。
- 血液生化檢驗:血液檢測用於評估肝臟、腎臟功能指數,以及蛋白質、血糖等水平。異常數值可能反映疾病相關的身體變化。
- MIBG 或 F-DOPA 掃描:這些影像檢查專門針對神經內分泌腫瘤。含微量放射性的 MIBG 或 F-DOPA 通過靜脈注射,隨血液分布於全身,腫瘤細胞會吸收此物質,並在掃描中顯示出來。此外,高劑量的 MIBG 也可作為治療方法。
- CT 掃描(電腦斷層掃描):CT 掃描提供身體內部區域的詳細影像,顯影劑(靜脈注射或口服)可增強器官或組織的顯示效果。病患需躺在移動台上,通過 CT 掃描儀進行檢測。
- MRI(磁振造影):MRI 利用磁場和無害的射頻信號生成體內結構的高解析度影像。顯影劑 釓(Gadolinium) 可強調癌細胞位置,使其在影像中更為清晰。
- PET 掃描(正子斷層掃描):PET 掃描檢測惡性腫瘤細胞活性。患者靜脈注射含放射性標記的葡萄糖後,腫瘤細胞因代謝活躍而吸收更多葡萄糖,影像中會呈現亮點。
- X 光檢查:X光檢查利用電磁輻射顯示骨骼或胸腔結構的異常,例如腫塊或病變。
- 超音波影像檢查:超音波通過高頻聲波生成體內影像,用於檢測器官或組織異常。若患者已接受 CT 或 MRI,通常不再需要超音波檢查。

組織病理切片檢查可以用來診斷神經母細胞瘤
組織病理切片是一種用於診斷神經母細胞瘤的檢驗方法。在採檢過程中,會取得組織或細胞樣本,供病理學醫師於顯微鏡下檢查是否存在癌變現象。採檢方式取決於腫瘤在體內的位置,有時在取樣時可能同時移除整個腫瘤。
以下檢查方法可應用於取得的組織或細胞樣本:
- 細胞遺傳檢驗:此檢查針對檢體細胞進行染色體的計數與異常分析,例如染色體斷裂、缺失、重組或多餘染色體。染色體變化可能是癌症徵兆。細胞遺傳檢驗能協助診斷癌症、制定治療計畫及評估治療效果。
- 光學顯微鏡檢查:藉由顯微鏡觀察組織檢體中的細胞結構,檢查是否存在病變特徵。這是診斷癌症的重要步驟。
- 免疫組織化學檢查:該檢查利用抗體來檢測組織檢體中的特定抗原(標記物)。抗體與特定酶或螢光染料結合後,當抗體與抗原作用,酶或染料會被激化,從而在顯微鏡下顯示抗原的存在。此方法可幫助區分不同類型的癌症,輔助確診。
- MYCN基因擴增檢查:此檢查用於測量腫瘤或骨髓細胞中 MYCN 基因 的表現程度。MYCN 基因在細胞生長中扮演重要角色。當 MYCN 基因拷貝數超過 10,稱為 MYCN 基因擴增,此情況提示腫瘤具有更高的轉移風險,且治療反應較差。
-
對於某些六個月以下的嬰兒,可能不需進行組織病理切片或腫瘤切除手術,因為腫瘤可能會在無治療情況下自行消退。